本帖最后由 安溪新闻 于 2015-1-6 16:38 编辑
他正当壮年,却回乡自学畜牧,开荒辟地干苦活,最终成为达人—— 乐当大山羊倌 带动村民增收
从打工到创业,张壁垒走出一条养羊致富路。
太阳刚露出小半个脸,山林间寒湿的雾气就被惊散了。此时,山上的安溪县桃舟乡康随村尚在梦中,而村头的富林家庭农场内,几座养殖棚里的400多头山羊已“咩咩”地叫着,开始吃“早饭”了。38岁的张壁垒是这个农场的负责人,大专中文专业毕业后,曾教过几年书、在深圳打过工。2012年,他回到大山深处,通过自学畜牧技能,开始了山羊特色养殖。如今,十里八村的群众都叫他“养羊达人”。
□记者 张晓明 通讯员 杨新友 文/图
不忍土地荒废 毅然返乡养羊
直到现在,张壁垒仍觉得自己走上养羊之路,是一种缘份。大专中文专业毕业后,他受聘当起了合同教师。这份让村里人羡慕的职业未能持续多久,他就被迫跟着老乡到深圳打工。眼看身边的伙伴都发家致富,他很羡慕,第一次有了创业的冲动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从电视上得知国家有扶持家庭农场的政策,心想是不是可以试试。春节回到大山里,他看到村头3000亩得天独厚的草地荒废多年,心里竟有心痛的感觉。
2012年,张壁垒第一次跟家人提出要返乡养羊,但立刻遭到家人一致否定,怀疑他吃不了苦。此时,他却心意已决,利用多年攒下的钱,自学畜牧兽医本科专业,北上内蒙古、青海,每天跟着牧羊人在羊圈里转。
当年8月,他带着妻子回到大山深处,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开发荒料地。没有路,他硬是开出一条山路;没有电,他竟用水来发电。从未拿过锄头的他,几天时间脸就晒得黝黑,手上磨出了从未有过的茧和水泡。到了年底,眼看羊舍建成,第一批30头羊“入住”,他的心中全是喜悦。
虚心四处取经 学会科学管养
还没等喜悦劲儿过去,张壁垒就遇到了挫折。由于防疫措施不到位,小羊得了一种名为“羊痘”的传染病,一下子死了十几头。头一年他不但没挣钱,还搭进了1万多元。总结教训后,他不仅找来技术书学习,还到处访“名师”。听人说德化、南平一些地区养羊发展得好,他就利用冬闲时间专程去这些地方,边打工边“取经”。
“别人养羊,我是管养。”张壁垒说,经过一两年的实践,他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管养的模式。经过对几头带头羊的“军事化”训练,如今农场里的400多头山羊每天吃完草就会自己回羊舍。记者走进羊舍,发现圈舍干净整洁,没有臭味,羊都饲养在离地3米多高的木板床上,十分透气。记者感到奇怪,农场内怎未见羊粪?原来,羊粪在张壁垒眼里也是宝。他说,经过发酵的羊粪是“有机肥里的珍珠”,收集起来的羊粪都卖给菜农了。
在记者采访时,羊舍里的一头母羊刚产下几头小羊。张壁垒拿着羊“档案”,在新出生的小羊耳朵上打上标记,为它们办“身份证”。
梦想办合作社 带动村民致富
“靠自己的力量让农户增加收入,我就觉得最快乐。”回首创业路,张壁垒很感慨。他说,头两年中几乎每天都特别累,但又觉得生活特别充实、有意义。原来,看到村里很多留守老人平时都是养着几只鸡鸭,没有生活收入,他就主动上门,让老人们免费领养羊仔,小羊生了病他还会上门看。村里的老人只要将羊养大,每头至少能赚个五六百元,基本上都是无本取利。
在张壁垒的宣传下,桃舟乡的不少村民都开始有了养羊的打算。张壁垒说,如今农场里种母羊达到200头以上,很快就能够通过产崽将羊儿数量翻一倍,到时将分配一些给有需要的村民进行喂养。如今,每天来参观的附近群众很多,每每这时,他都会当场给村民们讲解养羊技巧。
因为有一套扎实的养羊技术,张壁垒在十里八村已经小有名气,省内一些地区的养殖户也慕名上门讨教。现在,他希望能尽快形成规模化养殖,成立养殖营销专业合作社,带动周围村民共同致富。
来源:泉州晚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