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4时,古街路灯下就能看到陈阿姨在百年豆腐坊忙碌的身影。
4:10,将浸泡好的黄豆磨成浆。
4:19,将磨好的浆倒进锅里用柴火烧开。
4:31,陈阿姨独自忙活着,将烧开的豆浆经过纱布过滤倒入大桶,豆浆香味在古街上飘散开来。
4:49,用力挤压豆渣里的豆浆。
5:24,天色亮了,将点卤后的豆花装入木箱。
5:31,对木箱内的豆花加压成型。
6:09,天光大亮,豆腐做好了,古街也醒了。
安溪县桃舟乡,有一条只剩约百米长的中洋古街,古街上有一家百年豆腐坊,做的豆腐味道纯正自然,鲜嫩可口,充满着浓浓的“古早味”。
老板娘姓陈,今年64岁,这个店是祖上传下来的,到她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。她12岁就帮着母亲做豆腐,母亲自然而然把做豆腐的好手艺传给了她这个勤快的女儿。
为了经营这个豆腐坊,陈阿姨夏天每天清晨三四点就起床开始工作,冬天就得更早起床,年复一年做着这样古早的手艺来养家糊口。她也曾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儿媳妇,但是如今儿媳妇已外出做起了其他生意,豆腐坊依然只有陈阿姨独自留守。
制作豆腐的程序,对于陈阿姨来说已是相当熟练了,但是光靠她自己,却要在屋里屋外不停地忙活两三个小时。首先把浸泡好的黄豆加水磨成浆,接下来把浆放进锅里,用柴火烧开,再经过纱布过滤倒入大桶,点卤,等凝固后,倒入木箱内加压,成型即是豆腐。
由于只有一个人,每天做的豆腐数量不多。从清晨三四点,一直忙碌到六七点,做出的豆腐只能给陈阿姨带来二十来块钱的收益。
陈阿姨说,她很想自己的家人能再经营她的豆腐坊,不想这手艺在她的手里失传。也想过传给别人,但在这边远的山村,做豆腐没有什么经济收益,因此也没人想来学习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她也不知道这个百年古街豆腐坊还能经营多久。
(来源: 泉州网-东南早报)
|